来源: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作者:王欢

  挣扎

  “老家”,对林风而言,只是一个春节回去过的陌生地方。在四川的经历不堪回首,母子俩犹如打了败仗,又回了北京。然而,由于两地教材不一样,林风又面临新的困难。学校的第一次小考,他考了全班倒数第一。

  无论如何,他们的新生活开始了。

  林风入读于广元一所普通高中,何玉莲则在学校旁租了一个月租500元的两居室,开始照顾儿子上学。丈夫则留在北京,用1300元左右的月薪养家。

  “异乡”的求学路并不顺利。

  开学之初是军训,林风听不懂教官的四川话,教官让他出列,他没听明白,旁边的同学急出了汗,不断用普通话翻译,他才明白过来。

  任课老师也大部分用方言或者带方言的普通话上课,林风经常一知半解,成绩直线下降。

  更糟糕的是,由于习惯了北京的生活,林风对四川的气候和饮食都不适应,他拉肚子,不断生病,最严重的一次,发烧了一个多月。

  第二学期开学一个月,林风和母亲又回到了北京。

  然而,由于两地教材不一样,林风又面临新的困难。学校的第一次小考,他考了全班倒数第一。

  林风只能慢慢适应,他依然期待“事情能有转机”。

  何玉莲则开始了“维权之路”。

  她并不孤单,她认识了很多有同样处境的外地家长,一起反映诉求。

  何玉莲和丈夫几乎一次不落地参加志愿者们的维权活动。每个周四的上午,她都早早起床,跟丈夫一起步行到车站,之后换乘4趟公交车,花将近4小时的时间,去教育部或者北京市教委门口,递交材料,跟人理论。

  2011年1月,北京市“两会”前,包括何玉莲在内,30多名家长向100多名北京市人大代表寄送呼吁书及万人签名册。北京“两会”期间,13名北京市人大代表联名递交了关于“合理解决非北京户籍居民的子女参加北京地区中考和高考”的提案。

  他们的行动似乎发挥了作用。随后,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当年全国“两会”上首次表态称,正在调研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方案。

  同年5月21日,“关爱随迁子女就读地高考主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学者张千帆、陈丹青等及多家媒体、家长志愿者共六十多人参会研讨。

  2012年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2012年年底前,31个省、区、市要因地制宜出台各地随迁子女参加升学考试的具体政策。

  林风和何玉莲,这对为争取异地高考折腾了数载的母子,仿佛“又看到了希望”。

|<< << < 1 2 3 > >> >>|


·上一篇文章:无
·下一篇文章:高考前做到这六点,必胜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tasiwei.com/news/gaokao/1352782396C75JK0527JDECE4ECKJ.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