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时强调:“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4年多来,组织开展一系列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学术工程,取得了一批高质量成果,值得肯定。希望你们继承优良传统,团结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总书记殷切希望我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整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等方面研究力量,着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相关历史学科融合发展,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国历史研究院和全国广大史学工作者也是这样努力去做的。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学迎来了美好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开启了历史学走向多学科相融合的大史学的篇章。
大史学是指包含史学功能的多学科结合之后的史学。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以来,整合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建设了引领全国的大史学平台,鼓励学者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年度重大招标项目”设立以来,“河西走廊与中亚文明”“隋唐洛阳城遗址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和综合研究”“中国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世界古代早期国家形态比较研究”“五帝时代到夏代王权与国家形态研究”等项目顺利开展。它与其他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的不同之处在于,既考虑国家的需求,又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历史研究》作为重要的学术刊物,近几年围绕重大学术性热点性问题设立专题栏目,展开学术讨论,推动关键问题的解决和学术发展。《历史研究》特意设立有关夏史、夏文化栏目,吸引国内外历史、考古学者参与讨论。有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对中华文明源头阶段的精神特质进行研究,揭示历史发展规律,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独特的精神标识,实现由历史的自觉到现实的自觉之转化。
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协调的全国高校历史文化学院联席会议,通过沟通各个高校历史文化学院之间的横向联系,着力推出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的系列成果;“兰台青年学者计划”则面向45岁以下的青年学者,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学术课题,予以研究经费资助。这些平台和举措都促进了多学科融合,促进了史学研究新风范的形成。
列入“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调动了全国的科研力量。由多卷本组成的《(新编)中国通史》分为“断代史”卷和“专门史”卷两大类,各卷主编和核心作者都是由耕耘在学术前沿的学者组成。为了确保学术质量,在作者队伍之外,特别成立了“审读委员会”和“各卷审读小组”,一改过去项目结项时才进行审读评审的做法,从各卷拟写提纲开始就进行审读,参与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中国考古学百年史(1921—2021)》共12册、900余万字,把百年来的中国考古按研究领域和研究脉络悉数囊括,并且不乏创新性学术观点和学科前沿理论,影响深远。
近年来,历史研究的许多论文和著作把宏观理论思考与微观论证相结合,把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改变了“碎片化史学”或“空头理论”等做法,努力朝着“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境界前行。学者们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多学科整合、跨学科研究,体现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问的时代性特点。近几十年的学术发展表明,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跨学科的交叉领域将是学术创新和学科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点,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整合、融合,每每带来学术创新,促进学术发展。但这种整合并非拼盘式的综合或凑合,它应该是围绕某一课题或问题,以某一学科为主去整合相关学科,整合要为创造性思考服务,多学科要体现多个思维向度,共同构建和描绘出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许多优秀的学者正努力把个人的学术兴趣与国家和民族特别需要解决的学术问题统一起来,急国家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尽其所能,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创新体系的建立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一篇: 【文体市场面面观】“两个效益”彰显文化企业使命担当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