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习力教育智库  作者:赵静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全面发展具有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们先来谈谈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一、对个体而言,艺术教育是生命早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全面提升个体素质与能力的重要路径
  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认知能力。人的认知能力是人首要的、基本的能力,也是形成其它能力的基础。智识教育强调的是逻辑的、理性的认知能力,更多在开发人的左脑。艺术教育则侧重于直觉的、感性的认知能力,更多在开发人的右脑。从脑科学角度来说,艺术,协调着人的左右脑,使两者既保持相互的平衡,又在相互促进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二、对学校而言,艺术教育是碎裂学科的粘合剂,是倦怠时刻的兴奋剂
  有科学研究显示,在充分的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成绩测验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参加艺术活动的学龄期学生在口头记忆测试上所获得的分数,要比班上那些没有参加艺术活动的同学明显高出许多。美国加州大学研究表明,“每周参加音乐活动三次的学生,在数学、阅读、历史、地理测试中的成绩要比那些不参加活动的学生的成绩平均高出40%。”

  三、对家庭而言,艺术教育是日常生活的诗意化,是道德教育的愉悦化
  家庭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无声无息、全方位的教育,是整个教育最基础最重要的環节。但是,家庭教育以日常生活为载体,活生生的现实既在累积着教育的广度与力度,其琐屑杂乱的一面也会不断冲刷、消减着深度与高度。由于血缘的特殊关系,家庭教育往往容易剑走偏锋,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
  同时,如果说学校教育的重心往往放在知识的传授上,那么,对道德人格的教育则是家庭教育的最大目标。艺术作为人类丰沛美好的情感和直观可视智慧的结晶,能够直接给心灵以震荡和冲击。通过艺术教育而开展道德人格教育,则会避免说教,更加灵动、愉悦。如此一来,艺术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与强项,回避家庭教育的劣势与弱项,从而为教育搭建起一个更加美好而坚固的教育共同体。

  四、对社会而言,艺术教育能够弥合被不同标准切割的人群,提高全社会的内聚力和创新力

  五、对民族而言,艺术教育是传续民族精神的瑰宝,是积淀民族文化的法宝
  我们强调,在艺术教育上,要坚持多样化与民族化。这看似矛盾的表述,恰恰是一个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比如我国的国粹艺术昆曲与京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一类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教育,使学生通过唱做念打、生旦净末丑等形式,充分体味这些艺术背后的历史、文化,从而提升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鉴赏能力。艺术教育正是这样无形而又深刻地塑造出中国人的精神与灵魂,决定了中国式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既在孩子心中播下中国艺术的种子,也让孩子因此成为一个“中国人”,从而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世界人”。

  六、对人类而言,艺术教育能够帮助我们形成看待世界的第三只眼,交给我们开启世界的另外一把钥匙
  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对万物的理解越来越清晰,一个人在童年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这些知识基本都是有序的、精确的、线性的,从逻辑上是有因有果,从时间上是有始有终。通过对这些知识学习,儿童逐渐理性地把握了这个世界,儿童的思维也逐渐因此训练为理性的思维。
  一是小学音乐教育。
  小学教育培养的目标是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艺术教育,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小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艺术素养的形成,创造美的能力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艺术教育,能使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智力的培养熔为一炉,促进学生鉴赏美、创造美。当然,这种目的只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小学主体性艺术教育,把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作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在小学里实施艺术教育,并不是专门培养艺术家,而是发展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人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小学主体性艺术教育强调以人发展为本的艺术教育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丰富小学生精神生活,培养小学生热爱艺术,追求真善美的情操;开发小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小学生艺术感受力,想象力及创造思维和品质;培养小学生主体性,促使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二是中学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中小学校艺术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切实把艺术教育摆在学校教育应有的位置上。要坚持教育公平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要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生动丰富的艺术教育活动之中,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自觉精神追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要通过艺术教育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滋养,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基础。开齐开足艺术课程,是保证艺术教育质量的前提。初中阶段艺术类课程开课不低于艺术课程总课时数的20%。普通高中按《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规定,保证艺术类必修课程的6个学分(相当于108课时)。非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艺术类必修课程不少于72课时。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要开设丰富的艺术类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学习。

  总之,艺术课程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艺术各专项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素养。从某种意义上看,艺术课程是学校从特色办学走向办学特色的关键一步,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品质。


·上一篇文章:周海宏:感性素质和感性智慧对人生的影响,艺术修养在生存竞争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下一篇文章: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④: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怪圈怎么破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tasiwei.com/news/guancha/2112016396JCEKDHI3F8KH4E759F31.htm